歐式半橋電磁爐的特點
雖然歐洲電磁爐的普及程度低于亞洲,但電磁爐的發明卻是源于德國。歐洲出產的電磁爐從電路形式到基本結構,都跟目前國內大量生產的電磁爐有很大的差別,下面就兩者的的差別及各自特點做一介紹。一、電路形式:目前國內生產的電磁爐源于日本和臺灣,基本是“單管電路”,即使用一個IGBT來完成頻率變換。歐洲的電磁多數采用“半橋電路”,使用二個IGBT輪流工作來完成頻率變換,它的工作特性、可靠性、成本等方面與單管電路有較大差別,其特點是:
1、無高反壓,可靠性高:單管電磁爐當IGBT關閉時,線圈電流向諧振電容充電產生一個很高的反電壓,當電路受到干擾或其它意外因素影響,這個電壓會升高,當它超過IGBT的耐壓時IGBT就會擊穿(俗稱爆機)。至今整個行業都沒有一個完善的解決方案,是令電磁爐廠家和工程師們最頭痛的難題,也是電磁爐可靠性的頭號殺手。半橋電磁爐使用兩個IGBT輪流開工作,一個關閉后另一個開通不存在高反電壓的問題,無過電壓損壞IGBT的隱患,產品可靠性大大提高,所以國外高檔的電磁爐(特別是廚房用的多頭爐)都是采用半橋方案。
2、連續加熱功率可以做得很低:單管電磁爐當功率較低時會影響IGBT的工作狀態造成IGBT嚴重發熱、縮短IGBT壽命甚至造成IGBT擊穿(爆機),所以單管電磁爐能連續加熱的功率一般都大于最大功率的50%,即一臺最大2000W的電磁爐,1000W以下都是斷續加熱,如200W的功率是用1000W加熱2秒停止8秒來實現的,這在很多烹飪場合是不合適的。半橋電磁爐不存在低功率影響IGBT工作狀態的問題,理論上可以做到所有功率都連續加熱,但受器件工作頻率限制,一般可做到最大功率的20%,特別設計可做到最大功率的10%,即2000W的電磁爐,200W也能連續加熱,實現所有火力檔都是連續加熱的,大大提高了電磁爐的實用性。
3、電磁輻射、干擾低:半橋電磁爐由于線盤電壓低、電壓電流較圓滑(滿載時電流接近正弦波),因此產生的電磁輻射和傳導干擾要低于單管電磁爐,比較容易滿足EMC要求。
4、可實現大功率加熱:半橋電路可實現大功率加熱,如商用大功率電磁爐采用半橋電路可做到30KW的加熱功率,這是單管電路所達不到的。
5、技術含量相對較高:目前國內電磁爐基本都是單管電路,電路構成也基本一致,產品質量、檔次不同主要取決于零部件選材和工藝、質量的控制。而半橋電路不同,不同廠家有不同的電路設計,從PWM的產生、功率控制、相位控制、電流檢測到IGBT驅動,都有多種不同的方式,五花八門,各顯神通。所以產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也就千差萬別。而合理的設計便成為最關鍵的環節。
6、成本高于單管電磁爐:半橋電磁爐成本要高于單管電磁爐,原因有三方面:一是半橋電磁爐本身電路比較復雜,使用的元器比單管多,PCB多數采用雙面板,成本自然高。二是元器件在供應方面未形成產業鏈、量少、非標不定型、無大廠家大批量支持(如IGBT)等,也是造成材料成本高的一個因素。
二、歐式結構:
國內電磁爐為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,普遍使用大風量設計,即用大規格風扇以很大的風量來吹IGBT、線圈盤等進行散熱,這樣就可大幅度的減少IGBT散熱器、線盤導線的用量。但這種設計帶來的缺陷也是很明顯的,第一,大量的風進入電磁爐帶入大量的灰塵、油煙、水氣并殘留在電磁爐內,電路板上,這是引起電磁爐故障的一個很大因素,也縮短了電磁爐的壽命。第二,大風量、高速風扇帶來了大的噪音,也縮短風扇壽命。相反,“歐式結構”采用小風量設計,一般只有當IGBT較熱時才啟動小風量風扇對IGBT進行散熱,線圈盤是不直接吹風的,進入電磁爐的風量通常只有非“歐式結構”電磁爐的十分之一。當然,這樣的設計帶來的是材料成本大幅增加。
三、德昕半橋電磁爐:德昕電器有限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電磁爐研發、生產的廠商,早在2001年就開始半橋電磁爐的研發和生產,產品經多次換代升級,性能、質量已全面達到歐洲品牌的水平。最新研發的第三代產品,使用32位控制芯片的全數字化控制電路(以前半橋電磁爐的核芯部分為模擬電路,電路復雜故障率高),產品的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高,是半橋電路技術的重大突破。目前德昕半橋電磁爐主要產品有:
單相220-240V單頭、多頭、臺式、嵌入式電磁爐,額定功率2000-3500W。
三相380V商用電磁爐芯(額定功率5-20KW)。
四、歐式半橋電磁爐與普通單管電磁爐主要部件實物對比: